小說主人公是孔明的小說叫做《昔年垂柳》,是作者胡說姬創作的歷史、三國、歷史軍事小說,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,文筆極佳,實力推薦。小說精彩段落試讀:第一章:
建安十六年,荊州襄樊
孔明站在窗前,冷眼觀望著滿院肅殺秋景,冷雨如絲,悽風陣陣,他在心中暗自盤算著最近發生的不如意事,有些出神,內室的門上突然傳來的一陣細微的敲擊竟嚇了他一跳。
“進來。”他有些不悅地應道,不知為何,竟有些心慌意亂。他在世人中享有未卜先知的大名,令他自己有時感到好笑,但是他的確有著異於常人的敏銳直覺,最近幾日,心頭總有一絲揮之不去的,又無法言明的陰影,使他一貫保有的冷靜超然幾乎難以在人前維繫。耳邊聽得有人進來,卻不出一聲。等了半晌,從門逢裡溜進來的那個人依舊不聲不響,他突然覺得那個人在笑。猛地一回頭,站在門口的竟不是他府上的下人,那個人裹緊了身上的青色長衫,正肆無忌憚的衝他笑。
“士元,你…”,一絲驚異瞬間顯於眉頭,馬上就融化在滿面親和的笑容中。雖然查知來者不善,但他豈是會在人前露怯的人。羽扇輕搖,晗首笑道“士元,怎有如此雅興,冒著此班風雨,造訪我這陋室,難道是想我了不成”?
龐統冷笑道“軍師秀外慧中,人中龍鳳,統縱是不思君,總也難免有事求教與君。此事滋事體大,不敢有所延誤,故深夜登門,甚是冒昧,還望君見諒。”
孔明笑道“你我之間何談冒昧,敢問何事亮可效勞。”
龐統答道:“此事非君不可解吾之惑。近日統偶得一書,閱後大惑不解,因故特請兄解疑。
“何種奇文竟能難到鳳雛,亮倒要見識一下。”伸手接過龐統遞過來的書冊,孔明分明看到他的嘴角掛著一絲譏諷和得意。將書冊拿到燈下,展開一看,孔明臉上的和善的笑容突然僵住了,心慌意亂之下,他不由得望向龐統。看到那俊朗面孔陰雲密佈,龐統由衷地痛快,那笑容也不由變得惡毒起來。心中暗想:“孔明,我終於勝了你一籌
“你如何得來…”瞬間的失態馬上又被平日裡見慣的溫文爾雅取代,話鋒一轉,孔明又搖起了羽扇,含笑道“深夜到訪只為一本帳簿,亮不才,敢問此中有何玄機?”
“哼,裝的倒好。”龐統恨不得奪下那氣人的羽扇一把扔進火裡,面上卻同樣不露聲色。一隻手覆在那帳簿上,笑曰“怎麼,自己的字型竟不認得了?不過十數年而已,堂堂臥龍,記性竟這麼差。”說罷,輕輕從孔明手中抽出那帳簿,翻了開來,一邊看一邊嘆道“足下之美才真舉世無匹,不過十五六歲的少年,下筆就如此靈秀,氣勢非凡,只可惜,”說著,狡黠地瞟了燈下佇立的孔明一眼,“足下的字型十幾年來無甚大變,只可惜今日效勞與漢室的忠良的筆,當日卻為操賊所用,可嘆,可嘆。”
那本幾乎使孔明失態的帳簿,只是極為普通的一疊宣紙,覆以藍皮,裡面清秀的字型雖年尚帶少年青澀,卻一眼就能認出是孔明的筆體。年青的軍師用右手緊緊抓住身後的案角,微微發抖的手指骨節泛白,指甲抓得幾乎泛出血來,面上卻是和顏悅色,“士元何出此言?”一邊似乎漫不經心的伸手去拿那帳簿。
龐統輕輕抬手,把帳簿收在身後,“別急,就算你現在殺我滅口也沒用,這只是一半,另一半我交給了可信之人。我若有意外,不出一日,此物必交至主公處。”
“哈,哈,哈,士元,亮真是服了你了.”孔明以扇遮口,笑道,“你把亮當作什麼凶神惡煞之人了。亮乃一介書生,如何殺得了士元兄。何況亮一向敬士員兄為匡扶漢室不可或缺之忠良才俊,又視兄為生平至交,兄出此言,豈不折殺了亮?”
“軍師抬舉了,龐某受不起。若論當世才俊,君居其二,誰敢居其一。若論交情,龐某怎比得過那曹孟德。決戰在即,還有雅興臨江賦詩:‘青青子矜,悠悠我心,但為君故,沉吟至今’。世人都道此詩流於悲慼,所喻不祥,哪裡曉得使得曹孟德‘憂從中來,不可斷絕’,使得他心中之戀念‘皎如明月’的那人竟是與他隔江對望的敵營功臣孔明兄你呀。孔明兄,不知曹丞相這份思慕‘何時可輟’呀”。
“士元,在曹營不過數日,竟與操賊如此親厚,開口便呼之為丞相,亮看士元兄倒是‘心念舊恩’哪。孔明面不改色,針鋒相對道。
“反咬一口麼…?”龐統暗自咬牙,果然難對付。
心念一轉,龐統又面帶得色,笑道:“孔明啊,統真是不得不服你了。你我有同門之誼,彼此相知甚深,統替你瞞下倒也罷了,可惜,知道此事的人並非統一人哪。”
孔明笑而不答,輕搖羽扇,心中暗想“若無同謀,你豈敢對我如此放肆?
兩個人都不再言語,相視之下,眉間都暗藏殺氣。良久,孔明冷笑一聲:“士元,你深夜造訪,不會只是來嚇我的吧。你我相知甚深,有話不妨直說。”
龐統的目光自上而下牢牢盯著昔日同門,他年長於孔明,身材卻矮對方不少,仰視著那頎長挺拔的清秀身影,他一字一頓地說:“主公不日入蜀,我要你薦我代你隨行。”
“士元,你…”孔明剛開口,龐統便抬手示意不讓他再說下去。“孔明,你我雖並稱臥龍鳳雛,但這許多年來,誰不曉得你南陽臥龍神機妙算,當世不二之才,我這鳳雛,不過小小陪襯。我年長你許多,在世人眼中竟是寸功未立,可赤壁一役,我明明功不可沒,你不過舌辨之功,卻舉世讚譽,不亞周公瑾。此番入蜀,我定不會再讓你搶了頭功,我要叫天下人都知曉,為主公立下這不世奇功的是我龐士元,神機妙算的南陽臥龍不過替我在後方操持雜務。看此番過後,鳳雛是不是還是被臥龍壓在腳下的無名小輩。”
“士元,你何出此言”孔明竟是一臉驚愕,“你把亮當成嫉賢妒能的小人了不成?你我共事一主,又份屬同門。逢此亂世,行為臣之道時難免有彼等宵小之輩不顧大局,爭權奪利之事,縱遇明主,亦在所難免。亮雖不才,有豈能同此等人同流合汙。兄初到荊襄,又來自東吳,荊襄士宦為一己私利,難免對君心存罅隙,然主公帳下,惟亮與君素有舊誼,又同是外來人,並無什麼朋黨親族,相比之下,只又你我二人可肝膽相照,兄卻疑心於亮。怎不叫人痛心。何況兄縱使不信亮,也不該疑心主公偏聽偏信。亮雖早來幾年,主公待你我二人之心卻是一樣的。兄之大才,何人比亮更瞭然於心,世人所謂龍鳳之說,不過戲言,有豈有高低之別。更何況如今天下大亂,漢室將傾,我等既讀聖賢書,就應以天下為己任,事事以大局為先,亮豈是連這個都不懂的鄙俗之輩?士元兄快快請回,亮不送了。”
“你是不肯去跟主公說此次入蜀由我帶兵主理了”龐統不耐煩地問道。
“士元兄,請早回,莫要耽誤了明晨議事,亮不送了。”孔明一臉義正詞嚴。龐統見狀,只得轉身離開。
坐在馬車裡,耳邊盡是沙沙雨聲,龐統不由得疑竇叢生。方才孔明的一席話到底是什麼意思。表面看來,全是冠冕堂皇的套話,卻暗含拉攏之意,但又無漏怯口風,對自己要代其出蜀一事,絕口不提,一副正人君子的姿態,他,到底是何用意。果然難對付。
伸手從袖口掏出那半本帳簿,藉著火折微明,隱約可見那封套上清秀的字跡“屯田收支”,心中想起當日在曹營得知這個天大的秘密時的感受,心中仍是狂跳不止。
那日他深夜受召,本有些心虛,卻不料第一眼見到曹操,便被他臉上的複雜神情嚇了一跳。自己雖在曹營不久,卻也曉得曹孟德冷面冷心,是個活閻王,今日獨坐燈下,卻是一臉落寞,既有不甘之色,有有不忍之情。雖不知曉丞相為何事竟至如此,但可以料定,與己無關。
施禮落座後,卻又被嚇了一跳。見他進來,曹操收起方才失態的表情,問道:“士元哪,孤聽聞你與那劉玄德的軍師諸葛孔明乃是同門,此言屬實吧。”
龐統驚得欲欠身而起,又被曹操止住。“士元莫慌,孤並無他意。師承同門,亦可各事其主,孤不會因這個猜忌與你。孔明之弟亦在朝廷效力,孤都不曾猜忌於他,卿自不必擔心。只是卿來歸之前,孔明已到江東,卿與他應見過面吧。”
龐統低頭答道:“丞相若是擔心此人,倒大可不必。丞相替天行道,代天子討不臣,天時,地利,人合皆得。荊襄仕宦,聞天威即降,此時威勢正隆,滅逆吳指日可待,何以忌憚區區諸葛孔明一年幼書生。”
“士元,你誤會了”曹操嘆道“孤這一生,何曾忌憚過何人。只是…,唉。”
說罷,站起身來,踱步至視窗,望著江心明月嘆道“那日孤隔與孔明隔江相望,見他果然出落得一表人才,不復是當年瘦弱少年,已然是玉樹臨風的大丈夫了。真是逝者如斯夫,孤也老了。”
這一席話驚得龐統目瞪口呆,半晌才答言道“丞相認得孔明…”。
曹操點頭曰:“連你這同門師兄都不曉得,也是,這點小事都瞞不過,怎可稱得上南陽臥龍?”語罷,便落回主位,面上竟有欲言又止之色。終於開口,又是一聲長嘆,“孔明百世不遇之才,若為孤用,平天下,立千秋之功業指日可待。可惜他不知為何偏要投靠那劉備。叫孤拿他怎生是好。”言語之間,竟是恨意綿綿。
見龐統愕然坐於面前,曹操微微一笑,道“士元與孔明再聚之日雖短,亦應有坦誠之交談,你看孔明與劉玄德是何情分。到底他是權宜之計呢,還是另有所圖?”
龐統心想,此種情形,不宜顯出與孔明交厚,便答道:“士元與孔明不過敘敘舊,他與我本不親厚,又豈肯將心中所想透漏與我。只是說些‘為報三顧知遇之恩之類的空話。丞相若是愛其才,何不遣其弟前去遊說,教其早日棄暗投明?”
曹操卻不似在聽他所言,喃喃自語道“孔明一向是謹慎之人,這次如何敢將身家性命押在孫權那碧眼小兒身上,莫非他有什麼勝算?”言罷望向龐統,笑道:“士元,休要拿話敷衍孤,你那師弟豈是朝三暮四之人。他若不是打定主意,怎會輕易踏入這亂世,又豈是他人三言兩語便會讓他回心轉意的。他所處何種境況,該如何行事,他自己最清楚,像他為人,只能逼,不能勸。除非讓他知道,彼處已無他安身之所,他又何能輕易降服。孤所以不託於諸葛恪,是擔心其顧念兄弟之誼,不忍相逼,何況諸葛恪又怎是亮兒的對手。”
聽到此種親厚稱呼,龐統心頭不禁別別亂跳,抬眼望向曹操,對方已神色如常,從懷中掏出一卷東西遞了過來,龐統雙手接過,展開一看,竟是一本帳冊,封面上分明是孔明筆跡。正在吃驚,耳邊又響起曹操的聲音。
“士元,這便是孔明當年在孤府中時所寫,你拿了它,即刻回去江東。見了孔明,拿這個給他看,告訴他,如若不歸,這東西便會送至他的主上,孤恐怕還會附信一封,告知劉玄德建安元年年的許多隱情呢,到時他何以自處?何況兩軍開戰在即,刀劍不長眼,到時候,孤也救不了他。去吧。”
龐統起身欲出,一面暗自觀看曹丞相的臉色,口中言道:“丞相重託,統敢不盡己所能,以報丞相之信任。”
不料曹操笑道:“即便你藉此叛逃了又如何,孔明身邊從此就有了一個他不得不忌憚的隱患,隨時都有人叫他和劉玄德作不成魚水君臣。就算他逃過此劫,日後他必不得安生,孤也就放心了不少。”說罷揮手示意龐統出去,拿了本書讀了起來。龐統退出門外,隱約聽得艙內的人嘆道:“亮兒,孤倒是小看了你。早知你非池中之物,豈料你竟長成為天縱英才,一時掉以輕心,竟犯下此生大錯,若任你這臥龍騰空,日後必為我曹氏心腹大患,你聰慧過人,應該瞭然於心,不會怪我吧。”繼而,輕聲吟道:“青青子矝,悠悠我心,但為君故,沉吟至今。”
龐統聽出一身冷汗,趕緊去了。那一夜,正是赤壁之戰的前夜。
回想當時的情景,龐統不覺失笑,若不是這突如其來的帳簿,自己未必能在出了索連戰船那樣的餿主意後順利地從曹營逃出呢,說來還要謝過孔明。赤壁一戰後,變故頻生,局勢瞬息萬變。在那多事之秋,也沒想好怎麼利用這賬簿。孫劉翻臉,昔日盟友刀兵相見之時,幾番欲用這寶貝對付孔明,都未能實行。荊洲易主,周郎早逝,幾番折騰,龐統竟投到劉備旗下,這時,他才體會到這賬簿的價值。每見孔明壓倒荊襄仕宦,氣勢逼人,便心中暗喜。“你倒有把柄在我手裡”但一直沒有輕舉妄動。自己新近之人,所忌憚的何止一個孔明。欲等自己的根基穩了再作打算,可近日伐蜀之事,可使得他再也坐不住了。
今次不壓倒孔明,此生怕是再無機會。龐統心中暗下狠勁。可是今夜的事,又頗出乎意料,使他得意不起來了,反倒心裡打起鼓來。“且看明日朝堂之上他如何處事”龐統想道。可是心裡七上八下,竟是一夜無眠。
㈠ 《昔年垂柳》為網站作者胡說姬所著虛構作品,本站只為廣大書友提供免費電子閱讀平臺,不涉及任何真實人物、事件,請勿將杜撰作品與現實掛鉤,作品中的觀點和立場與本站的立場無關。
㈡ 《昔年垂柳》為作者胡說姬原創小說作品,由網友上傳分享, 如有內容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絡,我們將第一時間安排刪除。
㈢ 《昔年垂柳》是一篇精彩的武俠小說類作品,希望廣大書友支援作者,支援正版。